法制網記者 郄建榮
  6月25日是全國第24個土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轉變土地利用方式。以此主題,本報記者隨國土資源部赴山東省採訪,其中,從去年開始,濟南市在全國首推的《濟南市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分配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格外引人關註。
  據濟南市國土資源局調控監測處處長張波介紹,在“地根”持續緊縮,發展壓力不斷增大的現實下,地方政府普遍感到用地指標“緊張”。
  “經過對全市的摸底排查,我們發現,‘缺指標’的背後,其實是用地缺效率。”張波告訴記者,土地的粗放利用帶來了的用地矛盾,“錶面上看是指標之因,實質是發展方式之滯。”濟南市國土局認為,導致缺指標,主要原因在於,土地批而未徵、批面未用的情況仍然存在;部分項目的土地利用率不高,準入門檻過低;再有就是,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分配管理模式相對簡單,部門之間缺少聯動。
  針對這些問題,濟南市國土局出台並實施了《辦法》。
  根據《辦法》,濟南市由國土局牽頭,聯合市發改委、經信委、環保局、規劃局以及商務局,組建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分配管理聯席會議,對各類用地主體提出的用地申請引入競爭機制,通過聯審評估用地項目立項、投資強度、用地規模等,選取競爭力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高、對社會經濟貢獻大的項目給予重點保障。同時將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分為重點項目指標、自控指標和調控指標三類。
  濟南市國土局認為,《辦法》不僅得到各縣(市)區政府和投融資集團的好評,也獲得了相關部門的一致認可。
  張波說,通過組建聯席會議,各部門從不同角度對用地指標安排提出審查意見,一改過去土地管理“大家使用、國土一家管理“的格局;同時,通過引用用地指標分配競爭機制,變“切塊下達”為“排隊競爭”模式,即在保證重點項目順利落地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逐步形成“以畝產論英雄,以節約促發展”的用地格局。“去年,全市召開3次聯席會議,共梳理了濟南市11個縣(市)和3家投融資集團申請的1491上項目,其中的73個項目獲批調控指標。
  濟南市國土局表示,通過指標的審核、分配、調控和監管,形成了對土地使用的閉環監控,將過去註重分配下達的單身管理方式轉變為以結果為導向的新型管理模式,其中,重點指標按照“指標隨著項目走”的原則,對因故無法落實的指標,一律收回重新分配。張波表示,去年濟南市共收回14個項目共1963畝的用地指標,重新分配給了31個新項目。
  法制網北京6月24日訊  (原標題:濟南全國首推用地指標聯席會議制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80wakq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