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湖北日報訊 記者李墨 通訊員機車借款王少雨
  13日,武鋼宇科環保、天虹儀錶、景觀設計天和技術等光谷20家高科技環保企業,首次因為霧霾坐到一起。東湖高新區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局局長李世庭指著窗外灰濛蒙的天說,今年一年,中國老百姓在淘寶上買抗霾用品花了8.7億元,消費450萬次,每個人都快成了氣象專家,光谷有一批與PM2.5打交道的高科技企業,整合這些技術為治霾出力已刻不容緩。
  防霾治霾新板好房網眼頻出
  近期,持續霧霾令武漢市場上的3M口罩一度脫銷。據稱,這款PM2.5口罩能過濾空氣室內設計中95%的固體與液體顆粒物。
  “我們研發出一種更新的防護芯片”,武漢正軒宇生物科技董事長李靜說,它對P褐藻醣膠M2.5的抵禦力超過了3M口罩,顆粒吸附率突破97%。“你能把嵌有芯片的薄膜,貼在凈化器等任何需要的地方,而不僅是口罩里”。
  武漢巨正環保公司則針對各城市的PM2.5實時查詢需求,推出一款免費的手機APP軟件,“許多官方監測數據都從這裡發佈,用戶或達上億人”,董事長周發武表示。
  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徐明厚指出,我國霧霾形成的三大人為因素,分別是燃燒(燃煤及秸稈)、機動車與建築粉塵。
  “不止防霾發明,光谷的治霾技術也極具競爭力”,徐明厚說,武漢凱迪電力環保公司的二次脫硫技術、武漢天和公司的低氮燃燒改造技術、天空藍環保公司的機動車尾氣凈化技術等,都是通過高科技手段,對火電廠煙氣、煉鋼燃燒氮排放、機動車尾氣超標等污染源實現治理。
  新技術渴望大市場
  不久前,武漢天空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機動車尾氣凈化器通過相關部門檢測。數據顯示,該設備可將尾氣中的PM2.5濃度降低7成。
  望著新產品,公司總工程師張軍營卻憂心忡忡,公司有技術有產品,卻與政府、市場對接不上。
  “我們希望能將光谷乃至武漢所有治理大氣污染及PM2.5的企業,組成環保產業聯盟”,張軍營說,光谷企業在PM2.5的設備、監測、信息發佈等方面已有基礎,但一直各自為戰。抱團結盟,企業能形成合力,共享市場,政府也能有效掌握推廣治霾技術。
  多家企業表示,“武漢已針對霧霾成立改善空氣質量領導小組,市長親自掛帥,我們願請纓作戰,支持武漢科技治霾。”
  本領再高,也要合適的商業模式
  今冬霧霾,令李世庭想到了10年前的非典。在那場同樣口罩脫銷、席卷全國的病毒風暴中,一個叫高德紅外的企業脫穎而出,幾乎在一夜之間,全國的機場、車站、碼頭、醫院等人流密集地,都用上了他們的紅外熱像儀,用來感應行人體溫。
  高德紅外由此成為紅外熱感應第一品牌,走向高端裝備製造的國家戰略。李世庭認為,高德紅外的成功,除技術本領外,更在於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遇,並摸出一套成功的商業模式。
  反觀六七年前的車載導航市場之爭,技術高超的多家光谷企業鎩羽而歸,正是輸在商業模式上——當光谷企業苦苦尋求與汽車生產商的植入式合作時,深圳路暢則從後端4S店另闢蹊徑,成功將導航儀裝到消費者的新車上,5年產值做到30億元。“危機危機,有危就有機”,李世庭說:“不知這一場霧霾,能否衝出第二個高德紅外?”
  (原標題:光谷環保企業探索科技防霾治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80wakq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